AI PC 人工智慧 神兵利器
-
最新MLCommons測試結果 突顯英特爾在競爭激烈的AI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MLCommons於美國當地時間本月27日公布業界AI效能基準測試MLPerf Traning 3.0的結果,其中Habana Gaudi2深度學習加速器和第4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均取得優異的訓練結果。 「MLCommons所公布的最新MLPerf結果,驗證了Intel Xeon處理器和Intel Gaudi深度學習加速器在AI領域帶給客戶的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價值。Xeon內建加速器是在通用處理器上執行大量AI工作負載的理想解決方案,Gaudi則在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式AI方面提供具競爭力的效能。英特爾的可擴展系統搭配最佳化、易於程式設計的開放式軟體,降低了客戶和合作夥伴於資料中心部署各類雲端到智慧邊緣AI解決方案的門檻。」 -Sandra Rivera,英特爾執行副總裁暨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總經理 為何重要:業界傳聞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LLM)僅能在NVIDIA GPU上執行。新資料顯示,英特爾的AI解決方案產品組合,為希望擺脫限制效率和規模的封閉生態系的客戶,提供極具競爭力的選項。 最新的MLPerf Traning 3.0結果,突顯出英特爾產品在一系列深度學習模型上的效能。以Gaudi2為基礎的軟體和系統,其訓練成熟度在大型語言模型GPT-3上獲得大規模的證實。在僅有兩款提交GPT-3 LLM訓練基準測試效能結果的半導體解決方案當中,Gaudi2是其中之一。 Gaudi也為客戶提供極具競爭力的伺服器和系統成本優勢。該加速器在GPT-3、電腦視覺和自然語言模型上經過MLPerf驗證的效能,加上即將推出的軟體進展,讓Gaudi2相對於NVIDIA H100而言,在性價比上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在CPU方面,搭載英特爾AI引擎的第4代Xeon處理器所展現出的深度學習訓練效能,讓客戶可以使用Xeon伺服器建構單一通用AI系統,用以資料預處理、模型訓練和部署,藉此提供AI效能、效率、準確性和可擴展性的正確組合。 Habana Gaudi2結果:訓練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需要伺服器叢集來滿足大規模的運算需求,GPT-3是款具備1750億個參數的嚴苛模型,MLPerf結果確切驗證了Habana Gaudi2在GPT-3上的出色效能和高效擴展性。 成果亮點: ● Gaudi2在GPT-31上達成令人印象深刻的訓練時間:384個加速器的訓練時間為311分鐘。 ● 在GPT-3模型上,從256個加速器增加至384個加速器的效能提升比例接近線性95%。 ● 電腦視覺-ResNet-50 8個加速器、Unet3D 8個加速器、自然語言處理-BERT 8個和64個加速器均取得優異的訓練結果。 ● 與去年11月提交的資料相較之下,BERT和ResNet模型的效能分別提升10%和4%,證明Gaudi2軟體日益成熟。 ● Gaudi2採用「開箱即用」的方式提交結果,意味著客戶在本地或是雲端部署Gaudi2時,均可獲得相當的效能結果。 Gaudi2軟體成熟度:Gaudi平台的軟體支援日益成熟,並與流行、越來越多的生成式AI和LLM需求保持同步。 ● Gaudi2的GPT-3提交結果使用PyTorch,並採用流行的DeepSpeed最佳化函式庫(大規模Microsoft AI的其中一部分),而非客製化軟體。DeepSpeed能夠同時支援3D並行(資料、張量、管線),進一步最佳化LLM的擴展效能效率。 ● Gaudi2的3.0基準測試提交結果使用BF16資料類型。預計於2023年第三季推出FP8軟體支援和新功能時,Gaudi2的效能將有顯著提升。 第4代Xeon處理器結果:作為眾多替代解決方案中唯一提交結果的CPU,MLPerf的結果證明Intel Xeon處理器為企業提供開箱即用的能力,讓企業可以在通用系統上部署AI,並避免導入專用AI系統的成本與複雜性。 對於少數從頭開始間歇性訓練大型模型的客戶而言,他們可以使用通用CPU進行訓練,且往往是透過已部署於日常業務營運的英特爾伺服器。然而,大多數人將使用預先訓練好的模型,並使用他們自己的小型資料集進行微調。英特爾先前發表的結果表示,透過英特爾AI軟體和標準業界開放原始碼軟體,這種微調作業能夠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 MLPerf成果亮點: ● 在封閉分區,第4代Xeon可以分別在不到50分鐘(47.93分鐘)和不到90分鐘(88.17分鐘)的時間內,訓練BERT和ResNet-50模型。 ● 對於開放分區的BERT,當擴展至16個節點時,結果顯示Xeon能夠在大約30分鐘(31.06分鐘)的時間訓練模型。 ● 對於較大的RetinaNet模型,在16個節點上,Xeon能以232分鐘訓練完成,讓客戶可以靈活地在非尖峰時段運用Xeon訓練他們的模型,例如一個上午、午餐時間或是過夜進行。 ● 具備Intel® Advanced Matrix Extensions(Intel® AMX)的第4代Xeon,提供顯著的開箱即用效能提升,並涵蓋多個框架、端到端資料科學工具和廣泛的智慧解決方案生態系。 MLPerf被普遍認為是最具信譽的AI效能基準測試,能夠在各款解決方案之間進行公平且可重現的效能比較。此外,英特爾已達成突破百次提交結果的里程碑,且仍然是唯一透過業界標準深度學習生態系軟體來提交公開CPU結果的供應商。 這些結果還另外突顯出,當使用具成本效益和容易取得的Intel Ethernet 800系列網路介面卡時,能夠達成優秀的擴展效能;這些網路介面卡使用以Intel oneAPI為基礎的開源Intel® Ethernet Fabric Suite Software。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更快速治療:Insilico Medicine 如何利用生成式 AI 加速藥物發現
雖然生成式AI是相對較新的詞彙,但藥物研發公司Insilico Medicine多年來一直使用生成式AI開發治療衰弱性疾病的新療法。 該公司對深度學習的早期投資正開始有所成果——使用其AI平台發現的一個候選藥物現在進入第二階段臨床試驗,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這是一種相對較罕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會導致肺功能逐漸下降。 Insilico在臨床前藥物發現過程的每個步驟都使用生成式AI來識別藥物化合物可以靶向的分子、產生新的候選藥物、評估這些候選藥物與目標的結合程度,甚至預測臨床試驗的結果。 使用傳統的方式成本可能超過4億美元,並需要長達六年的努力。但透過生成式AI,Insilico成功地以十分之一的成本和三分之一的時間完成了這些步驟,專案開始後僅兩年半就進入了臨床實驗的第一階段。 Insilico Medicine 執行長 Alex Zhavoronkov 表示:「這個第一個進入第二階段的候選藥物是我們用端到端方法將生物學和化學與深度學習相結合起來的真正亮點。這不僅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對於人工智慧加速藥物發現領域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Insilico Medicine是NVIDIA Inception的傑出成員,這是一個免費計劃,為頂尖的新創公司提供技術培訓、市場支援和AI平台指導。該公司在其生成式 AI 藥物設計引擎 Chemistry42 中使用 NVIDIA Tensor Core GPU 來生成新穎的分子結構,並且是 2015 年 NVIDIA DGX系統早期先驅的首批採用者之一。 Insilico的Pharma.AI平台包括多個AI模型,這些模型受過數百萬數據樣本的訓練,用於執行各種任務。其中一個名為PandaOmics的AI工具,能夠快速識別和優先考慮在疾病有效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標靶,例如引起COVID-19的病毒上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另一個稱為Chemisty42的引擎可以在數天內設計出新的潛在藥物化合物,用於靶向PandaOmics所識別出來的蛋白質。這個生成式化學工具使用深度學習從零開始生成類似藥物的分子結構。 Insilico的AI平台負責人Petrina Kamya表示:「通常,在藥物研發領域,AI公司要麼專注於生物學,要麼專注於化學。從一開始,Insilico一直將相同的深度學習方法應用於這兩個領域,既用AI來發現藥物標靶,也用於生成小分子的化學結構。」 多年來,Insilico團隊採用了不同類型的深度神經網絡用於藥物發現,包括生成對抗網絡和Transformer模型。他們現在正在使用NVIDIA BioNeMo透過生成式AI加速早期藥物發現過程。 為開發其肺纖維化候選藥物,Insilico採用Pharma.AI設計和合成了大約80個分子,達到前所未有的臨床前候選藥物的成功率。從確定目標到提出有潛力的候選藥物進行試驗的整個過程耗時不到18個月。 在第二期臨床試驗中,Insilico的肺纖維化藥物將在美國和中國數百名患有該疾病的患者身上進行試驗。整個過程將需要數個月,但與此同時,該公司還有30多個針對其他疾病的計畫正在醞釀中,其中包括許多抗癌藥物。 Zhavoronkov 表示:「當我們第一次展示我們的成果時,人們只是不相信生成式AI系統可以實現這種程度的的多樣性、創新性和準確性,現在我們擁有一整套有潛力的候選藥物,人們意識到這確實有效。」 欲詳細了解 Insilico Medicine 用於 AI 加速候選藥物篩選的 Chemistry42 平台,請觀賞其在NVIDIA GTC的演講。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AWS投資一億美元成立生成式AI創新中心
Amazon Web Services(AWS)近日宣布成立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旨在幫助客戶成功建構和部署生成式AI解決方案。AWS為該中心投資一億美元,致力於聯結AWS的AI和機器學習專家與全球客戶,幫助他們構想、設計和推出新的生成式AI產品、服務和流程。此舉基於亞馬遜超過25年以來深厚投入開發AI技術,服務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打下的堅實基礎。同時,AWS全面推進生成式AI策略,旨在讓這一技術嘉惠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該中心的成立也是這一策略的關鍵之處。現今各企業都對生成式AI變革其產品和業務運營的潛力充滿期待。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可以幫助這些企業更快、更有效地將想法轉變為現實。要瞭解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請參考https://aws.amazon.com/generative-ai/。 「亞馬遜擁有超過25年的AI經驗,超過10萬名客戶借助AWS的AI和機器學習服務來因應挑戰、抓住機遇。現在,全球客戶都渴望獲得有關快速、安全地開始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AWS銷售、市場和全球服務高級副總裁Matt Garman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透過生成式AI專家團隊提供靈活且經濟高效益的生成式AI服務,幫助每個組織利用AI,釋放生成式AI的巨大潛力。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的成立是我們邁向這一目標的重大措施。我們攜手全球合作夥伴社群,與各行各業的商業領袖合作,幫助他們極大化發揮生成式AI在其組織中的影響力,進而為其客戶和員工創造價值,增加企業淨利潤。」 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團隊由戰策略專家、資料科學家、工程師和解決方案架構師組成,將與客戶密切合作,逐步建構生成式AI的客製化解決方案。例如,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公司可以加速藥物發現與研究;製造業可以建立解決方案來重塑工業設計和流程;金融服務公司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加個人化的資訊和建議。 透過免費的研討會、交流和培訓,AWS將為客戶介紹最佳實踐和產業專業知識,幫助其構想和發現應用案例,為業務創造價值。客戶將與來自AWS和AWS合作夥伴網路的生成式AI專家緊密合作,選擇合適的模型、定義解決技術或業務挑戰的路徑、開發概念驗證(POC)以及訂定規模化上線解決方案的計畫。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團隊將指導客戶如何負責任地應用生成式AI和優化機器學習操作以降低成本。在交流活動中,客戶可以獲得關於生成式AI的戰略、工具和支持,使用AWS生成式AI服務,包括AI驅動的程式設計助手Amazon CodeWhisperer和全託管生成式AI服務Amazon Bedrock。Amazon Bedrock可透過API介面提供對包括AI21 Labs、Anthropic和Stability AI在內的基礎模型和亞馬遜自行研發的Amazon Titan基礎模型家族的存取權限。客戶還可以使用高效能基礎設施來訓練和運行自己的模型,包括AWS Inferentia支持的Amazon EC2 Inf1實例、AWS Trainium支持的Amazon EC2 Trn1實例以及NVIDIA H100 Tensor Core GPU支持的Amazon EC2 P5實例。此外,客戶還可以使用Amazon SageMaker建構、訓練和部署自己的模型,或者使用Amazon SageMaker Jumpstart部署時下流行的基礎模型,包括Cohere的大語言模型、TII的Falcon 40B和Hugging Face的BLOOM。 銷售賦能平台Highspot致力於幫助銷售團隊提高效率。Highspot科學副總裁Kurt Berglund表示:「Highspot熱衷於助力提升銷售效率,幫助客戶實現高效成長。生成式AI的潛力是巨大的。在Highspot,我們正在利用它來轉變銷售賦能的方式,並繼續提升我們為客戶提供的價值。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為我們提供新穎的解決方案和創意指導,以因應大規模使用生成式AI工作負載帶來的一系列機遇和挑戰。」 近50年來,Lonely Planet一直致力於幫助人們享受旅行的樂趣。「我們一直關注技術創新,以滿足當今旅行者的需求。」Lonely Planet工程與資料科學高級副總裁Chris Whyde表示,「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將專業建議和Lonely Planet的優質內容相結合,將幫助我們提供更加個人化的旅行建議,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輕鬆地享受旅行。」 客戶互動平臺Twilio將豐富的數位通訊管道與優質的客戶資料相結合,使企業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按照客戶喜歡的時間和方式與他們進行個人化互動。Twilio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Kathryn Murphy表示:「我們打造了Twilio CustomerAI,賦能業務部門利用生成式AI和預測性智慧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客戶並為其提供更深層次的價值。AWS和Twilio是長期技術合作夥伴,我們很高興能夠使用Amazon SageMaker在預測性AI領域共同創新,並期待未來在生成式AI領域展開合作。我們期待看到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的影響力,希望其在AI領域培育新思想和能力的使命能夠早日達成。」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Dropbox Dash 與 Dropbox AI 全新人工智慧產品登場
為協助用戶達成最佳工作成果,Dropbox今宣布推出全新人工智慧(AI)產品,包括通用搜尋工具 Dropbox Dash及利用生成式 AI 進行文件預覽、摘要與回答問題的 Dropbox AI。另一方面,為強化對 AI 領域的投資,Dropbox 也推出 Dropbox Ventures,用以支持不斷成長的 AI 生態系,並透過引入 AI 原則再次重申 Dropbox 將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慧的承諾。 「AI 聊天機器人固然強大,但用戶顯然需要更加個人化的 AI,針對個人及公司的資訊回答問題、提供深入見解與協助找到所需資訊。」Dropbox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Drew Houston 表示:「作為 7 億用戶信任與保護個人重要資訊的平台,我們正透過建構個人化 AI 產品體驗改善用戶的工作生活。Dropbox Dash 與 Dropbox AI 只是一個開始,我們也迫不及待透過 AI 的力量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 近年來工作方式發生巨大的改變,許多用戶的工作檔案散落在電腦桌面、瀏覽器上的數百個分頁、標籤或應用程式中,每天需花費大量時間來回瀏覽不同應用程式與內容,處理正事以外的雜務。調查指出,知識型工作者每週花費 8.8 小時尋找文件和內容 ,69% 的人每天花費多達 60 分鐘在應用程式之間切換 。 Dropbox Dash 是具備 AI 功能的通用搜尋工具,可在單一搜尋列中連接所有工具、內容和應用程式。透過與 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 Outlook、Salesforce 等平台連接,用戶能在同一處快速找到所需內容,為用戶減少在搜尋和整理內容耗費的時間,而將時間用於高效追求最佳的工作成果。此外,Dropbox Dash 具有機器學習功能,會隨著使用量的增加不斷學習並改良功能。 ● Stacks: 將各種連結以智慧的方式集中於一處,方便用戶能迅速儲存、整理和擷取,如同文件有資料夾、歌曲有播放清單一樣,Stacks 能將雲端內容以易於分享且條理分明的層級呈現。 ● Start Page: 單一資訊主頁,可在此使用 Dropbox Dash 的通用搜尋功能、查看 Stacks、取得近期工作的捷徑,更輕鬆地處理日常事務。 上述功能都只是剛剛起步,在不久的將來,Dropbox Dash 即可提取個人與公司的資訊,並透過生成式 AI 回答問題、顯示相關內容,舉例來說,用戶不用再為了搞清楚下次放假的日期而一一查看公司內部連結或頁面,只要詢問 Dropbox Dash 就能獲得答案。目前 Dropbox 僅提供英文 Beta 版供部分用戶試用。 檔案預覽是 Dropbox 流量最大的表層網路功能之一,因此也成為新產品 Dropbox AI 的其中一項功能,協助用戶節省時間: ● 無須解析完整文件即可快速理解大型文件或影片,用戶只需點擊一個按鈕,便能將合約、會議錄影等內容統整唯一份簡潔的摘要說明。 ● 即時獲取所需資訊,免除手動搜尋多份大型檔案的麻煩。只要提出問題,便能在幾秒鐘內獲得答案。 用於檔案預覽的 Dropbox AI 目前為 Alpha 版,即日起在美國向所有 Dropbox Pro 用戶與特定的 Dropbox 工作團隊提供測試服務。未來用戶能在文件和整個 Dropbox 帳戶範圍內使用 Dropbox AI。 除了發表 AI 產品,為履行透過 AI 力量塑造未來工作方式的承諾,Dropbox推出價值 5,000 萬美元的新創投資計劃 Dropbox Ventures,將聚焦投資應用 AI 改變工作方式的新創企業,由 Dropbox 提供投資組合公司財務資源與相關指導,可望為 Dropbox 超過 7 億的註冊用戶帶來新體驗。 另一方面,考量 AI 時代更需要保護客戶隱私、以透明公開的方式行事、限制 AI 技術中的偏見、以及盡可能建構公平可靠的技術,Dropbox 本次也發布 AI 原則,作為當前及未來推出 AI 產品體驗時的指南,並重申對於 Dropbox「值得信賴」此一核心價值的承諾。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為何不該盲目相信AI? 施耐德電機建議應檢視企業是否做到最高標準的道德與信任
現正處於AI發展史上的關鍵時期,人類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在各個領域應用AI技術。隨著AI使用日漸普及,社會上興起關於倫理、責任、信任的討論,企業也需在使用AI提升效率的同時做好風險管理。尤其現階段AI仍有諸多不完善之處,例如圖像辨識無法精確判別差異、以及招聘建議可能含有偏見等種種例子顯示人們並不能完全信任AI。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領導者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建議企業在開發與使用AI時,應堅持遵守以下三項準則: 1. 符合法律與規範:如施耐德電機擁有完善的網路安全政策,符合ISO/IEC 29147和ISO/IEC 30111的標準,同時積極參與AI法律的制訂,並承諾完全遵守相關法規。 2. 道德與信任守則:施耐德電機以最高標準的道德與信任,對減少碳排與降低能耗做出承諾,而將AI導入解決方案時,也以同樣高標準的道德與信任作為原則。 3. 內部政策與流程:施耐德電機擁有數位風險與數據管理主管負責AI專案,並成立RAI工作小組(Responsible AI Workgroup)跟進歐洲與美國最新的AI法案,持續關注倫理議題。 此外,上下文情境、數據來源、解釋方式都可能導致AI產生的結果有偏誤或偏見,這讓AI信任議題變得極為複雜。以機器學習(ML,Machine Learning)來說,就算風險與其他數位技術類似,但由於系統更加複雜,風險的規模便更大、更難避免、更難追蹤、更難解釋。若想克服這些挑戰,建立可信任的AI,有以下兩點關鍵: 1. 專業知識和AI專家:AI應用將對人類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AI專家和數據科學家往往要擔任道德的守門員,他們檢測偏見、建立回饋循環(Feedback Loops)、檢驗運行異常以避免資料下毒攻擊(Data Poisoning)。在發展與應用AI時,企業必須選擇有價值的案例、挑選和清理數據、測試模型並控制其行為,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與技術。若是出現異常,模型需要重新學習,以改善系統並避免使用特例數據而引發偏見。 2. 風險預測:目前多數的AI監管都以風險預測為基礎,從設計階段開始,就必須考量錯誤或異常數據、網路攻擊可能導致的問題,並預測潛在後果。藉此,AI專家能及早採取相關動作來降低風險,例如改善訓練AI模型的資料庫、檢測數據漂移(運行時的異常數據變化),盡可能做好防護措施。另外,若AI的信心水準低於一定值,團隊也務必確保人類參與關鍵決策。 人們不能盲目相信AI,企業也要選擇具有專業知識且可信任的AI供應商合作,確保服務符合最高標準的倫理道德、數據隱私、網路安全。施耐德電機提供關鍵設施的解決方案,包含國家電網、核電廠、醫院、汙水處理等,因此深知道德與信任的重要性,作為一家可信任的企業、持續開發可信任的AI解決方案,並以同樣負責任的方式導入AI,確保服務與產品兼具安全、高效、可靠、公正、隱私。 欲了解更多AI解決方案的資訊,請見施耐德電機官方網站。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翻轉企業資安!趨勢科技推出採用創新次世代XDR與AI功能的Trend Vision OneTM平台
全球網路資安領導廠商趨勢科技 (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 推出次世代網路資安平台,為強化企業資安與威脅防禦樹立全新標竿。全新Trend Vision One™平台的推出象徵企業網路資安的一大躍進,內含強大的受攻擊面風險管理、專為混合環境設計的多層式防護以及次世代延伸式偵測及回應(Extend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XDR),並新增了生成式AI技術來強化防護。 • 欲了解有關Trend Vision One的更多資訊,請至:https://www.trendmicro.com/zh_tw/business/products/one-platform.html • 報名參加趨勢科技於7月11日起在台灣登場的Risk to Resilience World Tour了解Trend Vision One為企業帶來的效益:https://resources.trendmicro.com/R2R-WT23-Taiwan.html 該平台先進的延伸式偵測及回應(XDR)功能擁有最廣泛的原生資安感測器來提供最完整的跨領域威脅防護。透過彙整來自內部及第三方的資料,搭配進階的AI與機器學習數據分析以及交叉關聯偵測模型,為企業帶來次世代的XDR。 Decathlon (迪卡儂)資安主管Matthieu Vanoost表示:「趨勢科技為我們提供了全面的防護,是市場上第一家完整涵蓋電子郵件、網路、伺服器、雲端及IoT的延伸式偵測及回應(XDR)廠商。事實證明,趨勢科技是一家能滿足Decathlon需求的策略夥伴。集中化與自動化是Decathlon網路資安策略的核心,而這正是為何我們與趨勢科技合作,確保我們在數位化進程中能擁有一套精簡的資安方案。」 有了無可匹敵的事件可視性與洞見,企業就能透過以下功能更主動地防禦攻擊、及早偵測威脅、快速回應資安事件: • 跨防護層的混合環境支援:Trend Vision One能保護企業多樣化IT基礎架構的每一個層面,包括:端點、伺服器、電子郵件、雲端服務、網路、5G以及OT(營運技術)。趨勢科技具備獨家優勢,能徹底發揮該平台原生雲端防護、網路防護、電子郵件及端點防護功能的廣度和深度。此外,該平台更支援混合環境,讓企業保護其所有雲端、混合或地端的資產而不需犧牲安全或XDR的能力。 • 第三方生態系整合:Trend Vision One整合第三方的生態系與合作夥伴網路在過去12個月已擴張了三倍。其社群導向的整合能力,讓企業資安部門獲取整合的可視性與威脅分析,及更為簡化的自動化協作工作流程。 • 全球威脅情報:該平台擁有趨勢科技領先的全球威脅情報做後盾,包括全球16個研究中心、數百名威脅研究人員以及全球首屈一指的Zero Day Initiative漏洞懸賞計畫,源源不絕的全球與在地威脅情報,使得該平台能夠協助客戶隨時領先敵人一步。趨勢科技的情報能深入發掘資料外洩活動與漏洞資訊,提供即時的威脅洞見、駭客剖析以及攻擊行動的端對端可視性,進而快速掌握並遏止攻擊。 • 專家託管服務:除了該平台之外,趨勢科技還提供市場最廣泛的專家託管式偵測及回應(MDR)服務來簡化和支援企業的資安營運,透過涵括進階威脅偵測、主動威脅追蹤、快速事件回應、專家指引,以及全年不間斷的監控和支援,以補強企業內部團隊的不足。 該平台藉由彙整內部和第三方來源的資料,運用先進的AI與機器學習數據分析,以及交叉關聯的偵測模型,為市場提供次世代XDR來防範駭客的所有攻擊手法和技巧,包括:網路勒索、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勒索病毒等等。 欲了解有關Trend Vision One XDR功能的更多資訊,請至: https://www.trendmicro.com/zh_tw/business/products/detection-response/xdr.html Trend Vision One內建AI及LLM (大型語言模型)是橫跨多個季度的大型開發專案,本次首先在新推出的平台當中加入了革命性的生成式AI功能–Companion。Companion強化資安營運、提高生產力和效率,讓所有技術程度的分析師都能加快威脅偵測、回應,以及資安風險管理。 • 提升方便性和效率:Companion能讓新的分析師更快發揮貢獻,同時也讓資深的分析師快速掌握複雜的情境,協助他們做出更好判斷。如此有助於企業和資安領導人彌補資安人才的不足,更有效管理自己的資安營運。 • 改善威脅追蹤速度、信賴與準確度:Companion可將自然語言查詢轉換成正式的搜尋語法,讓分析師快速建立及執行查詢,發掘相關的資訊來主動採取回應行動,盡可能遏止歹徒的不良意圖。 • 加快工作流程並減少阻力:不僅能取得以自然語言說明的跨防護層事件警報、攻擊腳本以及指令列命令,也能取得深度的分析以及根據情境提供的AI資安建議,並將電子郵件、支援案件追蹤,以及事件報表自動化,進而簡化流程、提升效率。 • 發揮平台的威力以放大成效:Companion擁有跨防護層的原生感測器、市場領先的威脅情報以及強大的整合能力,能將其影響力擴散到客戶的整個環境,提供指引並優先處理最重要的風險、威脅及漏洞,包括最新發現的零時差漏洞,而且無比精準。Companion能與Trend Vision One完美搭配,消除工作切換與警報疲勞所帶來的風險。 趨勢科技的生成式AI與LLM功能會將安全與法規遵循列為優先要務,完全符合這項新興技術的要求。而且有嚴格的措施來確保企業能清楚掌握每一個模型如何處理企業的資料。此外,還有額外的控管與隔離機制,防止趨勢科技的LLM與其他廠商的LLM及訓練資料混在一起。 IDC資安與信任集團副總裁Frank Dickson表示:「想要兌現XDR的承諾就必須化繁為簡,以整合式平台來取代一套一套的產品。趨勢科技的作法能為資安專業人員帶來有形的效益,透過更高程度的整合將其產品緊密統整在一起,進而提高資安專業人員的生產力和績效。此外,該平台能支援混合環境,意味著那些在真實世界裡除了雲端部署之外仍保有企業內IT環境的企業,不論在哪一種環境都能發揮XDR的效益。」 欲了解有關Trend Vision One AI功能的更多資訊,請至: https://www.trendmicro.com/en_us/research/23/f/companion-ai-assistant-trend-vision-one.html 以零信任原則為基礎的主動式受攻擊面風險管理(Attack Surface Risk Management,ASRM) Trend Vision One能讓企業建立強韌的資安計畫,主動管理風險,利用先進的受攻擊面風險管理來避免潛在資安事件與資料外洩發生。持續發掘受攻擊面並即時評估風險,企業就能迅速找出關鍵的風險並加以矯正,包括漏洞與曝險,並根據攻擊的可能性與衝擊來判斷風險程度。 • 網路資產受攻擊面管理(CAASM):ASRM能善用現有的投資與資安基礎架構,利用已經部署在環境內的資料來源,提供深度的可視性及洞見讓企業掌握自己的網路資產,確保企業能主動監控、評估風險、管理漏洞,優先保護關鍵資產。 • 外部受攻擊面管理(EASM):風險管理若各自為政將無法發揮效果,因此EASM是整合在更大的 ASRM 解決方案中,讓資安人員獲得一個從外而內的完整檢視來查看數位資產,發掘潛在威脅,並且主動防範來自網路邊界外部的風險。 • 網路資安風險量化(CRQ):資安領導人可以有自信地向董事會、高階主管以及法規遵循團隊報告當前的網路資安風險、資安狀況以及資安韌性計畫,提供獨家、透明的網路資安風險量化報告。即時而情境化的風險資料會利用高可信度的攻擊資料、漏洞與曝險分析以及資安組態和控管狀態,進而量化及評量績效、提升狀況的掌握,並優先執行關鍵行動。 「永不信任、持續驗證」的零信任架構是每個企業皆極力追求但實作上卻充滿挑戰的資安架構,Trend Vision One能持續發掘內部及對外連網的資產、提供即時的可視性和評估,讓企業加速朝此目標前進。 現在,企業終於能從單一平台管理進行精細的資安控管、政策貫徹與政策決策點,根據ASRM的洞見與整合式攻擊路徑管理來監控、管理並自動化執行動態的資料導向資安控管,進而降低複雜性,亦不需太多人力就能達成最低授權存取政策。有了明確的零信任營運化方向,企業就能更有效縮小自己的受攻擊面、減緩駭客攻擊速度、防範惡意及非惡意的內部威脅,落實法規遵循與資料保護。 欲了解有關 Trend Vision One ASRM功能的更多資訊,請至:https://www.trendmicro.com/zh_tw/business/products/detection-response/attack-surface-management.html 趨勢科技的合作夥伴生態系是全球業務策略極為重要的一環,這一點也獲得了Hitachi Systems執行長Anuj Gupta的證實,他說道:「Hitachi Systems與趨勢科技擁有相當穩定的合作關係,我們很高興能加入他們的託管式服務供應商(MSSP)合作夥伴計畫。趨勢科技的技術能力讓我們能輕鬆地使用他們領先的網路資安平台來服務客戶。我們能有效率地執行作業、改善資安成效,並且提供有價值的資安服務。能夠提供現代化的資安營運服務,對於像我們這樣的託管式服務供應商來說是一大進展。」 Trend Vision One讓趨勢科技及其MSSP合作夥伴能提供市場上最強大解決方案,解決關鍵的產業需求,包括: • 讓MSSP合作夥伴提供各式各樣的資安服務,包括ASRM和XDR使用案例。 • 極為廣泛的整合能力來應付各種IT環境。 • 強大的多重客戶管理功能。 • 縮短整體的平均回應、修復、解決、復原時間(MTTR,mean time to respond, repair, resolve, recover)。 欲了解有關 Trend Vision One 的更多資訊,請至:https://www.trendmicro.com/zh_tw/business/products/one-platform.html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AMD推出全新EPYC處理器擴大資料中心產品線的領先優勢 揭示新一代AMD Instinct加速器與軟體推動生成式AI的發展
AMD(NASDAQ: AMD)在「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技術發表會」上揭示將塑造運算未來面貌的產品、策略以及產業體系合作夥伴,推動新一波資料中心創新。AMD與Amazon Web Services (AWS)、Citadel、Hugging Face、Meta、Microsoft Azure和PyTorch共同展示與各產業領導者的技術合作細節,為市場帶來新一代高效能CPU與AI加速器解決方案。 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表示,AMD在實現資料中心策略上再度向前邁出重要一步,擴大的第4代EPYC™處理器產品陣容為雲端和技術運算工作負載提供領先業界的全新解決方案,而我們也與最大的雲端供應商發表全新公有實例和內部部署。AI是塑造新一代運算的決定性技術,也是AMD最大的策略性成長機會。我們專注於加速AMD AI平台在資料中心的大規模部署,計劃於今年稍後推出Instinct MI300加速器,同時,為AMD硬體作出最佳化的企業級AI軟體產業體系將持續壯大。 AMD揭示第4代EPYC處理器產品線的一系列更新資訊,為客戶提供滿足企業獨特需求所需的專業化工作負載。 • 進一步提升全球最頂尖資料中心CPU的效能-第4代AMD EPYC處理器持續擴大效能與能源效率的領先優勢。AMD與AWS展示新一代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 M7a實例的預覽,搭載第4代AMD EPYC處理器(代號為“Genoa”)。此外,Oracle宣布計劃推出搭載第4代AMD EPYC處理器的新款Oracl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OCI) E5實例。 • 為雲端原生運算帶來頂尖效能-AMD推出先前代號為“Bergamo”的第4代AMD EPYC 97X4處理器。憑藉每插槽128個“Zen 4c”核心,新款處理器為在雲端運行的應用提供最高的vCPU密度註1與領先業界的效能註2,同時帶來能源效率的領先優勢。Meta指出第4代AMD EPYC 97X4處理器為Instagram、WhatsApp等Meta主流應用程式提供卓越效能;與第3代AMD EPYC處理器相比,第4代AMD EPYC 97x4處理器為Meta各種工作負載帶來顯著的效能提升,同時大幅度的減少TCO,AMD與Meta對EPYC CPU進行最佳化,以滿足Meta對功耗效率與運算密度的要求。 • 為技術運算打造更卓越產品-AMD推出搭載AMD 3D V-Cache™技術的第4代AMD EPYC處理器,是用於技術運算的全球最高效能x86伺服器CPU註3。微軟宣布全面推出Azure HBv4和HX實例,採用搭載AMD 3D V-Cache技術的第4代AMD EPYC處理器。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第4代AMD EPYC處理器的最新資訊,請參閱AMD官網,AMD客戶證言請參閱此連結。 AMD發表一系列產品訊息,展現如何推展AI平台策略,提供客戶涵蓋雲端、邊緣、終端的硬體產品,結合與業界進行的深度軟體合作,發展可擴充與全方位的AI解決方案。 • 為生成式AI推出全球最先進的加速器註4-AMD揭示AMD Instinct™ MI300系列加速器產品線的最新細節,包括推出AMD Instinct MI300X加速器,為全球最先進的生成式AI加速器。MI300X採用新一代AMD CDNA™ 3加速器架構,支援高達192 GB的HBM3記憶體,提供大型語言模型推導與生成式AI工作負載所需的運算力與記憶體效率。憑藉AMD Instinct MI300X的大容量記憶體,客戶可處理Falcon-40B等大型語言模型,僅需使用一個MI300X GPU加速器就能處理400億個參數的模型註5。此外,AMD推出AMD Infinity架構平台,將8個MI300X加速器整合至業界標準設計,打造極致的生成式AI推論與訓練環境。MI300X將從第3季開始向各大客戶送樣。AMD同時發表AMD Instinct MI300A,為針對HPC與AI工作負載所開發的全球首款APU加速器,現已開始向客戶送樣。 • 向市場推出開放、經過驗證、可立即運行的AI軟體平台-AMD展示為資料中心加速器所打造的ROCm™軟體產業體系,展現其就緒性以及與產業領導者合作,聯手推動開放AI軟體生態系的發展。PyTorch分享AMD與PyTorch基金會之間的合作,從上游全面提供ROCm軟體堆疊,透過ROCm 5.4.2版本在所有AMD Instinct加速器上為PyTorch 2.0提供即時的Day-0支援。這樣的整合為開發人員提供廣泛的PyTorch AI模型,可在AMD加速器上「開箱即用」。面向AI開發者的領先開放平台Hugging Face宣布將在AMD Instinct加速器、AMD Ryzen™和AMD EPYC處理器、AMD Radeon™ GPU、Versal™及Alveo™自行調適處理器等AMD平台上最佳化數千個Hugging Face模型。 AMD展示陣容強大的網路產品線,包括AMD Pensando™ DPU、AMD超低延遲NIC與AMD自行調適NIC。AMD Pensando DPU結合軟體堆疊與「零信任安全性」以及領先業界的可程式化封包處理器,打造全球最智慧與最高效能的DPU。AMD Pensando DPU在IBM Cloud、Microsoft Azure和 Oracle Compute Infrastructure等雲端合作夥伴大規模部署。在企業中,AMD Pensando DPU部署在 HPE Aruba CX 10000 Smart Switch中,並與領先的IT服務公司DXC等客戶合作,並透過VMware vSphere® Distributed Services Engine™分散式服務引擎為客戶加速應用程式效能。 AMD發表代號為“Giglio”的新一代DPU,目標為客戶提供更強效能與能源效率,預計在2023年底上市。 此外,AMD發表AMD Pensando Software-in-Silicon開發套件(SSDK),讓客戶能快速開發或遷移各項服務,在AMD Pensando P4可程式化DPU上進行部署,並與建置在AMD Pensando平台上豐富的現有功能並存運行。AMD Pensando SSDK讓客戶能夠使用AMD Pensando DPU領先業界的效能,在其基礎架構上運行並打造客製化的虛擬化與安全功能,配合已建置在Pensando平台上的現有功能並存運行。 • 更多關於:觀看「AMD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技術發表會」主題演講 • 更多關於:第4代AMD EPYC處理器 • 更多關於:AMD Instinct加速器 • 更多關於:AMD網路解決方案 • Twitter:於@AMD追蹤AMD新訊 • LinkedIn:於AMD LinkedIn追蹤AMD新訊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台灣首間純AI軟體公司 Gogolook 最快第三季創新版上市
信任科技服務商Gogolook(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902)今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宣布最快將在今(112)年第三季正式在台灣證交所創新板(TIB)掛牌,成為首間由7年級生的台灣年輕創業者設立,並以新經濟軟體為主要業務,鎖定全球市場的上市公司。Gogolook深耕全球防詐產業10逾年,持續以「信任科技(TrustTech)」為核心,透過數據與AI研發能力打造消費者信任雲、企業端信任雲以及商業服務三大產品線,同時有望帶動更多台灣新創公司,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加速進軍國際。 Gogolook(走著瞧,6902)創立於2012年,以開發陌生來電辨識軟體Whoscall出發,目前已在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香港與巴西等全球七個重點市場,提供數位防詐及風險管理服務。過去10年來,Gogolook已為全球阻擋100億次以上的惡意電話與簡訊,也在台灣疫情期間查核超過500萬則通訊軟體中的不實資訊與挽救數百名的詐貸受害者,在扮演數位防詐的先鋒的同時實踐企業社會責任。Gogolook成立10多年來成長快速,成員超過160位,由多達9個不同國家或地區成員組成,預計今年第三季更將以創新板「新經濟軟體第一股」之姿,正式在創新板掛牌上市。 有別於去年全球軟體業成長趨緩,Gogolook去(111)年營收較前(110)年成長64%,全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4.2億元;過去三年毛利率則維持在85至90%之間,與純軟體產業的高水準毛利率一致。今年第一季營收年成長107%,達新台幣1.82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今(112)年前5月累積營收相較去(111)年同期成長105%,達新台幣3.13億元。 Gogolook將以信任為核心持續開發產品線,在單一市場來提高獲利能力。而主要市場除了台灣之外,以東南亞和東北亞為主的海外市場,亦為Gogolook重要的成長來源,佔去(111)年整體營收達四成。展望未來,Gogolook也將複製在台灣既有的服務與逐漸成熟的商業模式到海外市場,並持續探索更多海外新市場。Gogolook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鄭勝丰表示:「儘管深耕AI防詐領域已超過10年,現階段仍是公司很重要的成長期,在今、明年能見度不錯的情況下,我們更著重後(114)年以後的成長規劃,藉由良好的投資效率,持續創造更高的長期價值。」 Gogolook為全球數位防詐及風險管理服務領導品牌,秉持著「Build for Trust」的核心理念,已成功建立起東亞及東南亞最大防詐資料庫,將持續深化由AI及數據驅動的信任科技解決方案。據多項國際調查統計 ,Gogolook產品線所面向的市場,涵蓋數位防詐、數位身分及法遵科技,全球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預估介於18至22%之間,市場規模總值更超過2,500億美金,展現龐大的市場商機。Gogolook於今(112)年正式加入全球防詐聯盟(GASA)成為創始會員,在台灣警政署刑事局、韓國金融監督院、泰國警政、日本福岡市政府以及馬來西亞皇家警察間的國際合作外,率領亞洲銜接歐美地區的數位防詐技術與市場版圖。 認識Gogolook創辦團隊超過7年,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分享:「在台灣屬於新經濟的上市公司市值至今僅佔台灣股市總市值0.6%,美國有14%,鄰近的日本和韓國大概在2至3%,台灣的新經濟產業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然而,近期國際資本已正在加大對台灣新經濟的關注,過去5年間,投資台灣的前10大外資股東,對在台灣上市的新經濟公司的總投資金額呈倍數增加。在此浪潮下,可預期未來10年台灣將至少有20隻新經濟獨角獸產生,而Gogolook位在浪潮中的風口,扮演新經濟軟體公司的第一股,相當看好他們接下來的發展。」 此外,元大證券總經理王義明補充分享:「防詐近年在國際上已成爲一門顯學,據統計到2029年全球防詐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300億美元。Gogolook為國際性SaaS公司,在全球7個國家地區佈局,已擁有超過1,500萬月活躍用戶。我們非常有信心,在創辦人及經營團隊帶領下,走著瞧很快會成為資本市場上最亮眼的獨角獸之一。」 Gogolook旗下三大產品線包含消費者端與企業端的信任雲服務,以及金融科技為首的商業服務,應用對象不僅涵蓋廣泛的消費者,更涵蓋電信、金融、電商與支付等多元產業場景;在多角化發展方針下,Gogolook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及營收結構,近年在信任雲服務與商業服務營收快速成長下,目前合計佔整體營收達六成,仰賴數位廣告營收的情況已明顯改善。 Gogolook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郭建甫表示:「隨著全球詐騙問題日益嚴重,『信任』成為人人不可或缺的剛性需求,而ChatGPT帶動了生成式AI的發展,降低詐騙門檻,又更加速信任科技的需求和發展。我們將持續累積防詐資料庫和精進AI演算技術,透過持續產品與商業模式的創新,希望能夠提供橫跨個人和企業所需的服務,並能廣泛應用在各種數位場景,發展穩健而多元的營收來源。」 在消費者端信任雲服務(Consumer Trust Cloud Services)方面,陌生來電辨識軟體「Whoscall」在全球已擁有逾1億次下載量,近年更已成功將產品商業模式轉為訂閱制,不斷創新功能、提升用戶體驗。此外,Gogolook也推出包含可疑訊息查證機器人「美玉姨」,以及在巴西市場落地的訊息管理與防詐應用程式「Message Checker」與Web3區塊鏈防詐新服務「Moonkat」等針對個人的創新產品服務,在多元生活場景中持續守護消費者的數位安全。 針對企業,Gogolook提供SaaS訂閱制模式的「企業端信任雲服務(Enterprise Trust Cloud Services)」,包含專為企業打造的數位身分驗證解決方案,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銀行、支付與電商等交易場景,解決企業面對詐騙與人頭戶的痛點。而具備號碼認證和偽冒偵測功能的「Watchmen商譽保護服務」,則能協助企業即時解決電話、簡訊、網域、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等管道中出現的假冒詐騙問題。 同時,Gogolook以普惠金融科技開端發展商業服務,以個人金融商品比較平台「袋鼠金融 Roo.Cash」為首,提供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金融媒合服務。目前袋鼠金融已與台灣超過20家的銀行與金融機構合作,現階段平台每月流量超過1,200萬瀏覽量、月活躍用戶逾200萬人,其中近期推出的「Roo AI」智能問答服務,更創下高達80%的用戶回訪率(return users)。未來,Gogolook將持續運用AI技術以及防詐資料庫,推出全新金融服務。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勤業眾信與AWS深化合作 利用Amazon Bedrock強化生成式AI能力
勤業眾信宣佈將利用Amazon Web Services(AWS)的Amazon Bedrock全託管服務強化其生成式人工智慧(AI)能力,借助該服務,使用者可透過API輕鬆利用來自領先AI公司及亞馬遜的預訓練基礎模型。勤業眾信深厚的AI經驗和頂尖人才結合AWS的技術力,將幫助客戶更快速地大規模建構新的AI應用,釋放生成式AI的巨大價值。借助Amazon Bedrock,勤業眾信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服務,幫助查驗大量資料以客製模型,並將自然語言應用於各種案例。 勤業眾信管理顧問和AWS合作全球首席商務官Nishita Henry表示:「勤業眾信正在不斷提升自己的生成式AI能力,以協助客戶駕馭其中蘊含的力量。其中,我們正在利用Amazon Bedrock等領先產品,與合作夥伴一起提高生成式AI能力。透過Amazon Bedrock,我們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無伺服器API,以便AWS客戶建構生成式AI應用。我們期能為AWS和勤業眾信的共同客戶提供更好、更快的AI成果。」 早在2018年,勤業眾信就獲得了AWS機器學習能力認證,且多年來持續耕耘Amazon SageMaker專案,幫助客戶應對各種業務挑戰並達成目標。勤業眾信在此領域的專案涵蓋了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能力,包括將現有的ML工作負載從本地資料中心和其他平台遷移到Amazon SageMaker以實現機器學習現代化,到透過自動化部署持續整合和持續交付(CI/CD)工作流程、機器學習管理和利用Amazon SageMaker來提高機器學習維運的成熟度。 AWS全球通路與聯盟副總裁Ruba Borno表示:「勤業眾信和AWS持續合作,以客戶為中心建立解決方案,我們希望結合AWS的創新與勤業眾信的策略和工程能力,共同助力客戶更好、更快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勤業眾信推出的生成式AI業務,旨在幫助客戶利用生成式AI和基礎模型的力量,加倍提高生產力,並加快業務創新。此全新業務提供企業領導者在設計生成式AI策略時所需要的世界級服務、人工智慧人才和深厚的產業經驗,也是利用顛覆性新技術來創新AI驅動型應用時不可或缺的要素。 作為AWS合作夥伴網路(APN)的核心級合作夥伴,勤業眾信已獲得19項AWS能力認證,並在多項AWS服務中部署了解決方案。勤業眾信和AWS正在共同創新服務和智慧財產權(IP),並與AWS社群共用,同時提供獨特的交易結構和客製化的AWS投資策略,供客戶更輕鬆地使用AWS的產品和服務。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MSI攜手NVIDIA與清華大學打造STEM協作學習環境 為次世代AI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加速運算平台
微星科技(MSI)宣布攜手NVIDIA與國立清華大學,為資工系與資應所打造STEM協作學習環境,並於昨日(6/6)舉行「NVIDIA x MSI x 國立清華大學 STEM人才培育合作」啟動典禮。此次人才培育合作引進共十台MSI高效能筆電,包含Pulse 17電競筆電與Creator Z17創作者筆電,透過強大的GPU 繪圖運算效能,搭配MSI獨家散熱設計能讓效能完整釋放,助清大師生接軌AI、VR與生成式AI產業趨勢。 MSI攜手NVIDIA與國立清華大學打造STEM協作學習環境,國立清華大學為台灣培育頂尖科技人才的搖籃,從AI模型的訓練與推論、VR模擬環境的即時互動等研究與課程內容,皆需要具備高度運算效能的電腦配備,而生成式AI的問世,更大幅度推升了GPU加速運算的需求。為此, MSI攜手NVIDIA結合軟、硬體優勢,提供國立清華大學共十台MSI高效能筆電,包含Pulse 17電競筆電與Creator Z17創作者筆電,以利師生快速進行AI模型建構與訓練流程、測試VR模擬環境互動效果等實作練習,提升學習成效。 國立清華大學執行副校長兼國科會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簡禎富表示:「AI技術發展一日千里,清華大學非常感謝NVIDIA與MSI提供尖端設備,幫助本校資工系、資應所學生在相關課程與工作坊中實作練習,提升整體學習效率及樂趣。清華大學期待未來結合產官學研資源,與NVIDIA推動AI University 中心,深化更多合作,並邀請專家業師共同開設Omniverse、生成式AI等相關課程與工作坊,培育 AI 人才並有效銜接技術前沿趨勢。」 MSI微星科技行銷副總經理程惠正表示:「很榮幸與NVIDIA、國立清華大學大學合作,為潛力學子提供各有不同定位及功能的設備。期待透過MSI高效能筆電順暢且穩定的使用體驗,幫助校園培育更多AI專才,滿足產業對STEM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 NVIDIA 台灣區業務協理邾亦為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與MSI微星科技一同為清資工系、資應所師生打造STEM協作學習環境,注入更豐沛的AI能量。NVIDIA GeForce RTX GPU將帶給清大師生們強大的運算資源,執行AI、VR等高效能需求的應用及實作,藉由產學間的緊密合作,進一步推動台灣AI發展!」 本次「NVIDIA x MSI STEM協作環境」引進共十台MSI高效能筆電,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胡敏君副教授與她所帶領的運動科技研究團隊便使用了Pulse 17來運行AI 分析平台,將AI技術導入到籃球運動中,透過球場攝影機拍攝到的影像來做電腦視覺分析,精準判斷是否有進球、如何進球、球員的姿態辨識、動作分析等,藉由統計資料協助選手進行更有效率的訓練。 胡敏君副教授提到,AI模型的運作需要反覆多次的訓練與推論,因此需要高運算效能的配備才能夠順暢運作,Pulse 17所搭載的GeForce RTX 4070 GDDR6筆記型電腦GPU已具備非常足夠的效能。更讓人驚豔的是,透過Pulse 17內建的MSI Center軟體能一鍵快速開啟散熱功能,讓訓練過程非常順暢。在籃球賽事分析系統中,會需要外接攝影機將畫面串流到筆電來做運算,Pulse 17提供完整連接埠,能隨時串接需要的外接設備。除了效能強悍,胡敏君副教授也特別喜歡Pulse 17充滿科幻感的外型設計,螢幕解析度與聲音品質都能帶來絕佳的感官體驗。 Pulse 17搭載GeForce RTX™ 4070 GDDR6筆記型電腦GPU及Intel Core i7-13700H 處理器,具備MUX獨顯直連設計,透過獨家軟體MSI Center即可一鍵切換獨立顯卡/混合顯卡模式,能使效能完整釋放。搭配革新進化的散熱設計,配置多達5根散熱導管,即便重度負載下也能確保絕對效能。憑藉著強大的GPU與優異散熱設計,Pulse 17能加速 AI 模型、電腦科學、資料科學等運算效率,讓 STEM 領域的學生能更有效率的進行研究與學習。 除了強悍效能,Pulse 17更提供使用者全方位的感官饗宴。144HZ高更新率面板能帶來極度順暢的視覺體驗,4區RGB全彩背光電競鍵盤,1.7mm的按鍵行程提供絕佳回饋力道,WASD熱鍵並具備獨特半透明鍵帽設計,且具備獨立數字鍵,不論遊戲或工作使用都更加直覺方便。支援播放Hi-Res高解析音樂,搭配獨家的Nahimic音效強化軟體,能聆聽前所未有的優異音質。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最多人點閱
- 「Intel Core Ultra 200S」CPU強勢來襲,史上最強「Intel第15代 研發代號 Arrow Lake」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台積電 TSMC 神隊友代工」LGA1851腳位「Core Ultra 5 245K/KF、Core Ultra 7 265K/KF、Core Ultra 9 285K處理器 與 Z890主機板」聯袂登場!
- AMD Ryzen 7 8700G實測開箱,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與Ryzen AI火力加持「次世代1080p 遊戲 處理器」強勢來襲!
- 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Intel W790「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 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主機板!
- GIGABYTE Server MW83-RP0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實戰Intel Xeon w9-3495x為終極效能而生「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Intel Xeon W-2400與W-3400處理器完全解密!研發代號Sapphire Rapids-WS與W790晶片組主機板 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 LGA4677腳位 強大運算核心 正式登場,史上最強大24核心48執行緒Xeon w7-2495X 56核心112執行緒Xeon w9-3495X強勢來襲!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 & Threadripper 7000 PRO處理器完全解密!史上最強HEDT TRX50高階桌機、Workstation WRX90工作站平台 提供最高64核心128執行緒7980X 96核心192執行緒7995WX 具備DDR5 R-DIMM、PCIe 5.0 x16與PCIe Gen 5 SSD超強戰鬥力!
- ASUS Pro WS W790-ACE實測開箱,史上最強「12+1+1共14相供電」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最佳拍檔「AI加速 三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Intel Xeon w9-3495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56核心112執行緒 採用LGA4677腳位 對應W7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 工作站 處理器重裝上陣!
- 威剛ADATA DDR5-4800 256GB R-DIMM套裝(32GB x8)實測開箱,Intel W790伺服器級工作站主機板「八記憶體通道」PC DIY火力全開評測!
- 微星MPG B650 EDGE WIFI實測開箱,AMD B650玩家級主機板優質精品 feat. AMD Ryzen 5 8600G/ 7 8700G
- 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OC R-DIMM套裝(16GB x8)實測開箱,Intel W790伺服器級工作站主機板「八記憶體通道」PC DIY極速效能評測!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64核心128執行緒 採用sTR5腳位 對應TRX50、WRX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處理器強勢登場!